图片
你好,我是中医人,文君然。
今天,我们继续来讲解和背诵方歌。
背啥呢?背一背五积散。这可是一张了不起的方子。
五积散原方是这样的:
365建站苍术、桔梗各600克,枳壳、陈皮各180克,芍药、白芷、川芎、当归、甘草、肉桂、茯苓、半夏各90克,厚朴、干姜各120克,麻黄180克。所有这些,做成散剂,每次服用9克。也可以按照比例,改成汤剂。
它的方歌,是这么说的——
局方五积散神奇,归芍芎参用更奇。
桔芷夏苓桂姜草,苍麻枳朴与陈皮。

好了,现在我们一句一句来解读。
这个方子和方歌,有点复杂,你可得看好了。
第一句,局方五积散神奇。
图片
前面俩字儿,局方,啥意思呢?有一种理论认为,五积散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所以,这个方是“局方”。但这个认识,不一定对。现在普遍认为此方的原始出处是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但不管怎么样吧,这是一张古方。到底出自哪里,不重要。
局方五积散神奇,就是是这方子很神奇,效果了得。到底怎么了得呢?我一会儿再说。
第二句,归芍芎参用更奇。
这句话,点出了全方的用药,包括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。其中这个“参”,不要当人参讲,而是当“参与”讲。就是说,此方有当归、芍药、川芎三味药的参与使用。
当归,我们知道,能活血养血。白芍,也是养血的。川芎,能行气活血。所以这三味药配合使用,目的是养血活血,非常鲜明。
但是,话虽如此,你不能认为此方是用于活血的方子。这么想,就错了。活血养血,在全方的立意中,只是冰山一角。除了这个之外,还有别的讲究。你往下看吧。
第三句,桔芷夏苓桂姜草。
这句话,点出全方的用药,包括桔梗、白芷、半夏、茯苓、肉桂、干姜、甘草。
图片
这几味药,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。桔梗,开胸理气的。白芷,这是解表散寒的。半夏,这是燥湿化痰的。茯苓,这是健脾利湿的。肉桂和干姜,这是温里散寒的,是热性的药。
看到这里,你可能就蒙了:这方子里的药,就功能来说,东一拳,西一脚,似乎没啥章法,干啥的都用啊。这方子到底是干啥的呢?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别着急。你继续往下看。
第四句:苍麻枳朴与陈皮。
这话,点出全方的用药,包括苍术、麻黄、枳壳、厚朴和陈皮。苍术,这是燥湿的。麻黄,和前面的白芷类似,能解表散寒。枳壳,和前面的桔梗搭配,桔梗向上,枳壳向下,调理气机。厚朴,燥湿行气。陈皮,理气化湿。
好了,到这里,我们把所有这些药,都分成组。
第一组,解表散寒组,药用麻黄和白芷。
第二组,温里驱寒组,药用肉桂和干姜。
第三组,燥湿健脾组,药用苍术和厚朴。
第四组,燥湿化痰组,药用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,这恰恰是二陈汤。
第五组,活血养血组,药用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。
第六组,理气行气组,药用桔梗和枳壳。
最后的甘草,调和诸药。
这么一看啊,我们就知道,这五积散,治五种邪气,这就是寒邪、湿邪、痰邪、气滞、血瘀。归纳起来,就是寒、湿、气、血、痰。这就是所谓五积。五积散,解决这五个问题,所以叫五积散。古人归纳它的功效,就是发表温里、顺气化痰、活血消积。
那你会问了,这五个事儿,不得有个轻重缓急啊?
对,确实得分主次。一般来说,这个方子主治外感风寒,内伤生冷。也就是说,内外寒邪是最主要的。患者表现出来,是身热无汗、头痛身痛、项背拘急,以上是外感风寒,同时呢,胸闷恶食、呕吐腹痛,这是内伤生冷了。同时,患者也可能在内外寒邪的作用下,气血失和,导致心腹疼痛,月经不调。
那这个时候,用五积散算对了。临床,以寒热无汗、胸满腹胀、苔白腻、脉沉迟为证治要点。发病,总是以寒湿阴邪为主。你要是素体阴虚,有湿热,那就不能用了。
以上就是五积散的要义。可以说,它还是比较复杂的。现代临床运用五积散,常用于治疗痛经、寒湿腰痛、坐骨神经痛、慢性腹痛等等。
其实,针对方歌的解读,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记忆。我们最终的目的,是背诵方歌,把方歌牢牢记在心里。这是我们登堂入室,在中医学习路上迈进的重要一步。
为了让您更加方便,随时地学习方歌,文老师把本专栏要讲解的160首方歌,录制成音频,提供给读者。请注意,我说的是160首方歌音频,绝不是方歌解读文字的音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