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365建站(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。文中所述方剂,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。)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诊断学》、《中医基础理论》你好,我是中医人,文君然。看到这篇文字的标题,你可能会想,中医眼中,怎么可能没有“重病”呢?如果没有所谓重病,那中医岂不是成了起死回生之术,世上所有人都有了长生的希望?其实,在中医人的思维中,特别崇尚“本质”和“规律”两件事儿。把握本质和规律,看似很重的病,就有回旋的余地。当然,在人力和药力不及的情况下,即便把握了本质和规律,病人也难以回天。所以,在中医人看来,一个患者能不能治,不在于病情轻与重,而在于其病的本质和规律,能否被精确把握,药力能否改变局面。这就是中医眼中无“重病”的意义。来吧,说个小案例。话说有一个女子,当时36岁。初诊时间,是1976年的2月份。图片

图片
现在,我们就讨论其中的道理。我们打眼儿一看,患者这个病,挺重的。你想啊,颈椎病,让人一扭头就眩晕,一仰头或者低头就疼得起不来炕,这还不严重啊?但是,正如本文开篇所说,中医眼中无重病。再重的病,只要抓住其本质和规律,也会找到解决办法。那么,这个患者病情的本质、规律,又是什么呢?答案,是气血不足,经络痹阻。怎么知道气血不足?患者最初发病,是在产后。这就不得不和产后气血受损相联系。就诊的时候,面色暗黄,舌淡而晦暗,脉沉细,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。至于说头颈疼痛,不敢俯仰,转侧眩晕,这无疑是经脉痹阻。肢体麻木,那是局部气血亏虚,经脉失养。所以,这个患者的治疗之道,就在于补气血,通经络。别看眼前病不轻,但是按照这个思路走,就会有转好的希望。你看当时医家的用方——丹参18克,葛根18克,桂枝6克,赤芍12克,当归12克,白芷9克,羌活12克,黄芪18克,地龙9克,大枣18克,炙甘草6克。这里面,黄芪补气,当归补血。大枣健脾养气血。丹参则养血活血,有一味丹参饮,共同四物汤之说。赤芍活血。接下来,开始通经。怎么通?地龙通经活络,桂枝温通经脉。白芷和羌活,祛风除湿通络。葛根,扩张血管,增进血运。你看,这么一来,患者气血得到补充,经络得以通畅,问题自然有所缓解。后来,患者麻木和胸闷现象明显,就加强了活血之力。后加入的红花、川芎和乳香,用于活血,牛膝则用于通经。总之,无论怎么看,医家围绕的侧重点,始终是“补”和“通”。补则补气血,通则通经络。抓住本质,遵循规律,一以贯之,几乎卧床的颈椎病人,就这样慢慢好起来了。所以啊,中医眼中无重病,这是有一些道理的。临床中,这类以气血不足为主的颈椎病患者,还是很多的。和西医相比,中医内服汤药更能着眼于致病根本。上文医案里的诊治方案,堪称经典,有很好的示范意义。咱们广大中医同道,应该认真领会和学习了。 好了。这个事儿,我就和你聊这么多。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