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08
2024
12

运动建议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—第八章固涩剂—固崩止带—易黄汤

发布日期:2024-12-08 10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图片

易 黄 汤

(《傅青主女科》)

【组成】

山药炒,一两(30g)

 芡实炒,一两(30g)

 黄柏盐水炒,二钱(6g)

 车前子酒炒,一钱(3g)

 白果十枚,碎(12g)

【用法】

水煎服。

图片

图片

【功用】

固肾清热,祛湿止带。

【主治】

肾虚湿热带下。带下黏稠量多,色黄如浓茶汁,其气腥秽,舌红,苔黄腻者。

易黄汤和前面的完带汤是一对,都是《傅青主女科》里的名方。这个方也反映了傅青主的一些学术理论。

图片

图片

病机分析:

本方证是既有肾虚,又有湿热下注。傅青主认为还涉及任脉,他认为不管是哪类带下,都和任脉有关。虽然带下是与带脉有关,但带脉是联络很多方面的经脉,就是说横向环绕,纵向经脉它都维系,和任脉关系密切。那任脉是正面纵向的,也出于胞宫,上达于口,就像练气功的,他要练到小周天,督脉从后向上,环绕到头,和任脉交会,口舔上颌,督脉、任脉相通。傅青主传说是个武术家,对武术、气功这类很通,他就说正常情况下,任脉向上,口中产生很多津液。过去道家把这个津液看做华池之水,特别练功时候化生口水会很多,像《黄帝内经》认为津液从任脉向下本身可以化生精华物质,任脉不是走水的,而是走气血,尤其是血,津液可以化生为血,成为精血的来源。他说如果任脉亏虚,湿邪可以下流,在下焦郁而化热,或者下焦有火,湿邪下去直接成为湿热,所以他认为治疗湿热带下,不能仅仅清热利湿止带,还要补任脉。这是他自身理论的特点。当然从临床症状来讲,肾虚主要反映失固;湿热带下黏稠色黄,其气腥秽,这是带下的特点。而且用易黄汤还是量比较多,是由于肾虚失固,他认为这里反映的肾虚主要是肾虚失固,针对下焦。

所以理解肾虚指的是失固,对带下的看法,这里附一段《傅青主女科》原书的看法。他描述“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”。不管是白带、黄带,都和任脉有关,这是《傅青主女科》的一个特点,所以有些方剂主治要跟医家自身理论的特点有关。“任脉本不能容水,湿气安得而入化为黄带乎?不知带脉横生,通于任脉,任脉直上,走于唇齿”。口内是指唇齿,过去道家练气功的时候,口舔上颌,对于唾液不主张吐掉,要随着呼吸调息,小口小口规律性地咽,认为这是华池之水天上来,肾精所化,非常有营养的,以往传统都这样看。所以他说“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”,化津液本身是一种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,“使任脉无热气之绕”,这样“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,以入于肾矣”,这和气功家们的说法是一致的。如果下焦有热的话,津液向下和热相结就成为湿热。“唯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,而反化湿也”。他说这是不正常的,不是从水火之化,而从湿化,那不是有用的津液,而成没用的水湿。以往对湿热,脾运蕴湿的要清热利湿、清热化湿,往往涉及对下焦渗利了,对脾胃运化了,他说“单治脾何能痊乎!法宜补任脉之虚,而清肾火之炎”,这个指导思想来主治这个病,“庶几”就有希望了,“方用易黄汤”。

图片

图片

治法:

整个方固肾止带,清热祛湿。

图片

图片

方义分析:

君药用山药、芡实。山药益肺补脾固肾。傅青主还认为,山药擅长于补和涩,收涩,又能够补,补脾固肾。特别能够用于补任脉,除了他以外,很多本草书没有这样提过,后来张山雷也提到山药对任脉的作用,但这是个人经验和体会。因为冲为血海,任主胞胎。所以从这个理论来看,山药常起固肾的治疗作用,能够补任脉。山药和芡实都有补脾作用,都有固涩特点,山药比芡实补肾多,收摄固涩少;芡实比山药固涩力量强,补益力量少。这两个相配常用于补任脉,能够收涩止带,这是他用药的经验。方里还配了白果,李时珍擅长于用白果治带下,经常把白果作为治疗带下组合当中很重要的一味药,认为它能固涩止带。黄柏、车前子,车前子酒炒入肾,可以清热燥湿和利湿,针对湿热带下。所以本方体现了补肾固肾和收涩结合,所以补涩兼顾。补涩、清利说明它四法具备。从补涩来看,以涩为主。清利、补涩相结合,又以补涩为主。易黄汤,药味虽然少,却成为治疗湿热带下的一个常用方。临床效果很好,傅青主自己讲,不管黄带、白带,都能用,但需调整加味。但相比完带汤来讲,应该说本方主要还是用于湿热带下。

过去易黄汤作为附方,不太作正方。但临床运用的时候,易黄汤在妇科临床运用在地位上不亚于完带汤,两个体现出一个偏湿热,一个脾虚结合肝郁,两个类型不同。

从产生这个方本身的理论来看,那段补任脉的观点,有时候不太好讲,就是说我们中医藏象学说讲的理论当中,包括经络学说。实际上在《黄帝内经》时代,气功理论和实践书中写得很多,所以当时针灸和气功不分,《灵枢》经很多讲针灸,里面谈了很多结合到气功的特点,经气循行这一感受很多是从气功来的。《素问》里边提到的真人、圣人、至人、贤人,是气功态的不同等级的反映。西汉以后,中医和气功逐渐分开。所以后来的医籍逐渐把气功的理论都附在后面,不放在前头,有些医籍就不写,到近代以来就写得更少了。而傅青主这样的医家,他本身很熟悉气功,他结合在医学书里写到不少这些方面。所以要分析很多医家,要看到他们的理论根源。像张景岳的《景岳全书》,就体现了宋明理学,理学就是道学和儒学的结合,所以他讲的很多治法,都是受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。而倡导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的朱丹溪,他本身受道家影响很深,年轻时当过道士,老道士生病了,他下山去找医生,自己可能也有慢性病,一边治病一边学,最后成了一代宗师。傅青主的很多著作,也反映了明显的道家色彩。所以,他讲到上面的华池之水,可以怎么化生津液,怎么来补任脉,别人的书里就看不到,所以要知道他用药的一些特点。他的治疗跟前人的治法不同,应取其长。所以治湿热带下一般以清热利湿为主。而易黄汤的结构,重在补涩,辅以清利。本方特点是建立在带脉、任脉和带下关系的理论上,傅青主的这个理论基础是以补肾为主,辅以清利。而本方在临床上的确很有效果,治湿热带下很多妇科老师都喜欢用易黄汤,这个方很有名,运用范围现在也越来越宽,除了妇科用,内科也用,临床观察的病例报道很多,还能治疗蛋白尿,本身有泌别清浊作用。所以不仅仅是在妇科的湿热带下方面运用。

图片

图片

辨证要点:

湿热带下的特点是带下色黄,其气腥秽,舌苔黄腻。

图片

图片

365站群

随证加减:

本方清利湿热的作用不是太大,所以湿重的,还可以加一些利湿药,偏热重的可以加清热药。带下时间长,还可以加强收涩作用。

图片

·end·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

Powered by 健康生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