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24
2025
03

运动建议 治皮肤痒的三个小汗方

发布日期:2025-03-24 22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65

《伤寒论》原文第23条: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……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

第25条:服桂枝汤,若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,汗出必解,宜桂枝二麻黄一汤。

365站群VIP

第27条:太阳病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脉微弱者,此无阳也,不可发汗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。

桂枝麻黄各半汤:

太阳病,得了八九天了,在没有传经的前提下,出现了一阵发冷一阵发热的情况,而且是热多寒少,这说明表邪较轻,正气还是比较足的,抗邪能力较强。

如果面色反有热色,也就是面色潮红,表明小邪郁闭住了阳气,这时候必然出现皮肤痒。皮肤痒也表明邪气较轻,如果邪气重的话,就会出现象麻黄汤证那样的身疼,骨节烦疼这样的疼痛,而不是痒了。

如果只是身痒,就只需要小发汗,轻轻推邪外出即可,这里用的是桂麻各半汤,就是桂枝汤、麻黄汤的剂量各取一半,其实也就是桂枝汤加麻黄、杏仁,然后减少了份量。

桂枝麻黄各半汤方:

桂枝一两十六铢(约25克),芍药一两(约15克),生姜一两(约15克),

甘草(炙)一两(约15克),麻黄(去节)一两(约15克),

大枣(擘)四枚,杏仁(去皮、尖)二十四枚。

用法:上七味,以水1000毫升,先煮麻黄一二沸,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360毫升,

去滓,每次温服120毫升,半日许服尽。

桂二麻一汤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365站群

如果喝了桂枝汤,出现一阵发冷一阵发热的类似疟疾的症状,一日再发,就用桂二麻一汤。它比桂麻各半汤的一日二三度发要再轻一点,于是就减轻了麻黄汤份量,变成桂二麻一汤。桂二麻一汤的药味与桂麻各半汤相同,只是剂量更轻,取桂枝汤原剂量的十二分之五,取麻黄汤原剂量的九分之二。这个方子调和营卫的力量更大而发汗力更小,更适合大汗出后的微邪不解。

桂二麻一汤方:桂枝1两17铢26g(去皮),芍药1两6铢19g,麻黄16铢10g(去节),生姜1两6铢19g(切),杏仁16个(去皮尖),甘草1两2铢16g(炙),大枣5枚(擘)。

桂枝二越婢一汤也是出现一阵发冷一阵发热,且热多寒少,但比前两个方子多了一个症状:脉微弱。这个脉微弱不是指亡阳的脉微弱,而是与前两个方子的脉浮紧相比,浮和紧的程度都已经减轻,出现了寒邪入里化热的趋势。

桂枝二越婢一汤

越婢汤方:麻黄六两(18g)、石膏半斤(25g)、生姜三两(9g)、甘草二两(6g)、大枣三枚。

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,也就是桂枝汤加麻黄、石膏并减少份量而成。当出现表寒部分入里化热,进而表现出热多寒少的情况,但麻黄汤、桂枝汤、大青龙汤又都不适合的时候,就用这张方来辛凉解表。桂枝二越婢一汤用桂枝汤加麻黄来解表开郁,用石膏来清阳郁之热,但它的用量较轻,发汗解热的力量都比较弱,所以也属于小汗方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所说的太阳证如疟状的发冷发热,需要与少阳病的往来寒热相区分,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
一个是发作的频率。凡发热恶寒一日再发以至数十发,皆为太阳病。如果是一日一发,以至三数日一发,皆称少阳病的往来寒热。

另一个是出现寒热的先后顺序。太阳证如疟状的发热恶寒通常是先热后寒,热多寒少,而少阳病的往来寒热常常是先寒后热。

治疗上,太阳证发热恶寒的极轻证用小汗方,而少阳病的往来寒热用柴胡剂。

以上三张方统称为小汗方,都适用于营卫小邪不解,而出现寒热交作如疟的情况。桂麻各半汤、桂二麻一在临床上都可治疗因表有小邪而出现的烦热、身痒的病证,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荨麻疹。对于那种无明显诱因,遇阴天,遇冷发作剧烈的荨麻疹可以考虑用这两个小发汗方推邪出表来治疗。

仅供参考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

Powered by 健康生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