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甲状腺结节基于病机,以病理因素为主导,调肝为主,通畅三焦,倡导“三因制宜”思想,合理应用含碘药物,巧妙加入防癌变药物,形成治疗模式。
祛除病理因素
1行气滞

早期结节病理因素及病位单一,多为气滞,病位多在肝与三焦,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颈前喉结两旁憋胀不适,质软不硬,常伴胸胁胀闷,喜太息,情绪急躁易怒,女性出现经前乳房胀痛,病情随情志变化而波动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治疗上以疏肝理气、通畅三焦为主,用柴胡、郁金、木香、香附、枳壳、荔枝核、紫苏梗等。若气郁化火,多表现为烦躁多汗,口干口苦,面部烘热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治疗上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清热泻火,可予夏枯草、栀子、丹参、淡竹叶等。气机郁滞为甲状腺结节的核心病机,气可行血、布津,因此理气药的使用应当贯穿整个治疗过程。
2化痰浊
随着结节生长,病理因素转化为以痰浊为主,结节质地变韧,体积偏大。若因情志因素导致肝失疏泄或肝气旺盛而木旺乘土,影响脾运化功能而产生痰浊,病位多在肝脾,多表现为精神抑郁,情绪不宁,或胸闷痞满,胁肋胀痛,或咽中如有痰涎,咳之不出,咽之不下,舌淡红,苔薄腻,脉弦滑,治宜理气化痰,用半夏厚朴汤加佛手、香橼、玫瑰花、莱菔子等药,使气机顺畅,气顺而痰消。若痰郁化热而见烦躁,口渴,呕恶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者,治宜清热化痰,可去生姜加浙贝母、竹茹、黄连等。若因脾气虚弱致脾失健运而产生痰浊,病位多位于脾胃,多表现为食少纳呆,脘闷不舒,大便稀溏,四肢倦怠沉重,舌淡边有齿痕,苔白滑,脉细滑的患者,治宜健脾化痰,用四君子汤加陈皮、薏苡仁等。
3祛瘀血
若结节在短期内迅速生长或病情迁延不愈,则病理因素以瘀血为主,病位多在肝肾。常表现为肿块较硬,可伴疼痛,入夜尤甚,或见肌肤甲错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弦或涩。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
,予皂角刺、桃仁、红花、泽兰等药,疼痛者加用乳香、没药:病程较长者,血瘀愈发顽固,则需加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增强活血效果,临床常用三棱、莪术、土鳖虫、水蛭等,且加天花粉、玄参等以防耗伤阴血。久病多瘀,在理气、化痰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。
4防止恶变
甲状腺癌现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。因此,在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上,防止恶变相当重要,注重在治疗过程中加入黄药子、全蝎等具有抑癌作用的药物,其中黄药子兼有化痰消瘿的作用,全蝎兼有祛瘀散结的作用。
5含碘药物的使用
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,碘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,甲状腺结节的发病与碘的摄入有着密切的关系,缺碘与高碘均可影响甲状腺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而致病。
对因缺碘导致的甲状腺结节,高碘中药不
仅可补充碘的缺乏,且其软坚散结之功对甲状腺结节疗效颇佳,在海藻玉壶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,而对于因高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则避免使用高碘中药
病案
患者甲,女,40岁,主因“颈部喉结两旁憋胀不适半年,加重1周就诊,患者1年前出现颈部喉结两旁憋胀,未诊治,其间颈部憋胀间断发作,每因情绪激动诱发,1周前出现颈部喉结两旁憋胀加重,遂到医院就诊。刻下症:颈部喉结两旁憋胀,咽中间断异物感,急躁易怒,自觉胸胁肋胀满,善太息,喉中痰阻,口干多饮,月经尚调,经前乳房胀痛,无心慌、手抖等,纳尚可,夜眠差,大便时干时稀,一日1~2次,小便正常,舌红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查体:双侧甲状腺肿大,触及多个结节,未超过胸锁乳突肌,属甲状肿大,质地软,活动度好,压痛.甲状腺彩超结果示:甲状腺多发结节,最大1.3cm×1.6cm,边界清楚,形态不规则。西医诊断:甲状腺结节。中医诊断:瘿病,痰气郁结证。患者症见口干多饮,舌红苔薄黄腻,考虑痰气交阻而日久化热,治宜理气解郁,化痰散结兼清里热,给予半夏厚朴汤合消瘰丸加减。具体药物如下:清半夏15g.厚朴10g,茯苓10g.紫苏子15g.夏枯草10g.浙贝母15g.玄参9g,黄药子10g,荔枝核10g.八月札10g,合欢皮15g,远志10g.牡蛎15g,桔梗6g.土鳖虫10g.甘草6g.14剂,每日1剂,常法煎服。嘱患者调畅情志,减少海产品摄入。二诊:患者诉服药后症缓,颈部憋胀不适明显减轻,胸胁胀满消失,喉中痰少,夜眠可。给予前方去合欢皮加香附10g,煎服法同前。三诊:患者继服前方,颈部憋胀消失,喉中无痰,复查甲状腺彩超示:甲状腺未见异常。
患者为中年女性,因情志不节,恼怒伤肝,导致气机郁结,升降失常,肝失疏泄,三焦不利,影响津液运行,水湿不化,凝聚成痰,停于颈前,引起颈部憋胀不适。肝气郁结,肝失疏泄,故胸胁胀满,善太息、寐差:肝经循行于乳房,肝气郁结,不通则痛,故经前胀痛:舌红,苔薄黄腻,脉弦滑,均为肝气郁结,气郁痰阻兼有里热的表现。治以疏肝解郁,理气化痰,清热解毒,予半夏厚朴汤合消瘰丸加减,其中清半夏善消脏腑之痰,且可散结消痈,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清半夏以利湿痰尤可。”厚朴理气化痰除满,二者相辅相成,气痰同治,搭配紫苏子增强理气化痰之效。茯苓利水渗湿,又可健脾,可达到生痰无源之效。夏枯草配合玄参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,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夏枯草,味苦、辛、寒··散瘿结气。”其可清病邪日久所化之热,又可除有形之邪。浙贝母、黄药子化痰散结:荔枝核、八月札理气散结:牡蛎软坚散结:合欢皮、远志宁心安神;桔梗化痰,载药上行,可使药力直达病所:考虑患者病程较长,有瘀血产生,加土鳖虫以活血化瘀,甘草解毒,调和诸药。全方诸药配合,共奏理气清热,化痰散结之效,使气郁得疏,痰湿得化,郁热得清,病理产物得消而瘿自除,所用之药切中病机,故收效甚佳。
临床论治甲状腺结节以调肝为主,通畅三焦,善辨病理因素,灵活运用理气、化痰、祛瘀法,将理气药的使用贯穿始终,遵循“久病多瘀”的思想,合理配伍活血药物,巧妙使用抑癌药物,合理使用含碘药物,看重“三因制宜”思想,结合患者体质偏颇,给予合理纠正,针对饮食偏嗜、生活环境等给予正确指导,在临床上有效避免了西医治疗该病的弊端,发挥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