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门诊接待了不少糖尿病患者,纷纷反映:
"血糖总是忽高忽低,身体疲惫不堪,休息很久也缓解不了,口干得厉害,怎么喝水都不解渴,嗓子还又干又痛。"
这些症状很大程度上与秋冬干燥的气候有关。秋冬燥气当令,容易伤津耗气,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症状。
针对这种情况,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味路边随处可见的"叶子",它有清肺润燥、降糖明目的功效——它就是桑叶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"桑叶,清而不寒,补而不燥。性入手太阴、足阳明经,能清肝明目,润肺生津。"
不仅如此,桑叶含有黄酮类物质和多糖成分,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,有助于降低血糖。
如果担心单纯用桑叶泡水效果不够明显,可以搭配苦瓜叶一起使用。
这两味配合饮用,不仅能增强降血糖的效果,还能改善口干、多饮、视物模糊、咽干、便秘等一系列糖尿病症状!

用一个简单的医案,应该就能更清楚。
王大姐,62岁,糖尿病病史8年,血糖一直徘徊在13-15之间。初诊时,我观察到王大姐面色萎黄,精神疲惫。
她反映近期血糖波动明显,身体乏力,口干咽痛,饮水量大增但效果不明显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通过中医辨证:口干多饮,属"消渴"范畴;疲乏无力;诊断为"气阴两虚,燥热伤津"型糖尿病。
针对张大姐的病症,我为她制定了一个方子:
桑叶、太子参、麦冬、天花粉、生地黄、黄芪、五味子等。
开具14剂,服用完后复诊,发现血糖有明显下降,疲劳感减轻,口干症状改善。
站群论坛继续服用原方,直到饮水量明显减少,咽干症状消失,血糖稳定在6-7之间。
后续建议她用桑叶配合苦瓜叶泡水当做日常饮品,帮助稳定血糖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为何方子会有如此效果呢?
其实很简单,方中黄芪、太子参补气健脾;用五味子敛肺生津;加上桑叶清肺润燥,天花粉、麦冬生津止渴,生地黄滋阴降火,诸药合用,共奏滋阴降糖之效。
此文旨在分享中医调理思路,并无不当引导。没有给出具体剂量是因为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,一人一方,切勿擅自用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