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05
2025
02

免疫力提升 陈明教授揭示:桂枝汤3大禁忌/掌握即提升疗效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5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华医世界

图片

被中医师誉为“千古第一方”的桂枝汤,在临床应用中亦有其禁例。

今日分享:

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、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明教授,所阐述的桂枝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禁例及其背后的原因。

让我们一同共学,以期更好、更为规范地运用桂枝汤,为患者提供安全且高效临床方案。

文章内容来源:《伤寒论讲堂实录》

图片

桂枝汤应用禁例01

《伤寒论》第16条中有这样一段话:

桂枝本为解肌,若其人脉浮紧,发热汗不出者,不可与之也,常须识此,勿令误也。

第16条讲,当出现“脉浮紧,发热汗不出”这种情况时不可以用桂枝汤。

陈明教授解析:

365站群VIP

第16条“脉浮紧,发热,汗不出”,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证。所以这里张仲景要告诉我们“脉浮紧,发热,汗不出”的太阳伤寒证,不可使用桂枝汤。

《伤寒论》说对此要“常须识此,勿令误也”,就是一定要永远记住它,不要有误。这是桂枝汤第一个禁例。

太阳伤寒证从广义的角度讲,也是营卫不和,为什么不能用桂枝汤?

陈明教授讲,

太阳伤寒证的营卫不和是凝闭收引的状态,而桂枝汤证是开泄的状态。

这当然一个是与体质有关:肌腠疏松的人,感受风寒之邪,容易得太阳中风证;而肌腠郁闭的人,感受风寒之邪,容易得太阳伤寒证。

还有一些因素,与感受邪气的性质有关:如果是感受风邪为主,因风性开泄,所以感受人体容易得太阳中风;

如果是寒邪为主,因寒主凝滞收引,感受人体那就容易导致太阳伤寒了。

所以同样是营卫不和,但一个是凝闭,一个是开泄。

如果把桂枝汤调和营卫的这种固卫、养营的方剂用到营卫凝闭状态这样一个病情中,肯定是不适宜的,也发不出来汗,不但祛不了邪气,反而会收敛邪气,所以是不可使用的。

仅仅了解到这个层次还不够,要学会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。太阳伤寒证不能使用桂枝汤,那么反过来想,太阳中风证能不能使用麻黄汤?

同样不可以!

它所造成的后果恐怕比这个更严重,太阳伤寒证误用桂枝汤,有可能是发不出来汗或把邪气闭敛了。

而太阳中风证误用麻黄汤,汗出恶风,汗孔本来就开泄,再用力量很大的麻黄汤进行发汗,可以造成出汗特别多,会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,甚至亡阳,出现四肢厥冷,极度的恶寒,脉微欲绝。

所以太阳中风证不可以使用麻黄汤,否则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。

总结:

太阳伤寒,不能用桂枝汤;太阳中风,更不可以使用麻黄汤。

图片

桂枝汤应用禁例02

《伤寒论》第17条:若酒客病,不可与桂枝汤,得之则呕,以酒客不喜甘故也。

陈明教授解析:

这里有一个词,叫“酒客”,意思是嗜酒的人,酗酒的人,不喝醉不罢休的人。

《伤寒论》讲'得之则呕,以酒客不喜甘故也”,就是喝完桂枝汤以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呕吐。

为什么酒客,不能用桂枝汤?

陈明教授讲:

酒既有热量又是液体(湿邪),所以说经常喝酒的人往往湿热比较大,这一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,用酒客来代指湿热内盛的人。湿热内盛的人即使有风寒感冒,也不能使用桂枝汤来治疗。

湿热内蕴为什么不能用桂枝汤?

因为桂枝汤尽管有芍药的微寒,但毕竟它是辛甘温之剂,而且芍药收敛,所以说湿热内盛的人不宜服桂枝汤。在《伤寒例》里有一句话:“桂枝下咽,阳盛则毙。”就是说内热盛的人,喝桂枝汤就会有严重的后果。

所以这一条提示的是湿热内盛者不能用桂枝汤,而并不是以能不能喝酒为判断标准。

假如说这个人很能喝酒但体内没有湿热,感受风寒有太阳中风症状的话我们照样可以使用桂枝汤;

那反过来讲,即使这个人一点酒都不喝,滴酒不沾,但如果说他湿热很盛,舌红苔黄腻,同样不可以使用桂枝汤。

总结:

湿热内盛的人,或者内蕴湿热的人,忌用桂枝汤。

图片

桂枝汤应用禁例03

《伤寒论》第19条:

凡服桂枝汤吐者,其后必吐脓血也。

喝完桂枝汤,这个病人吐脓血了,脓血从哪里而来,怎么形成的呢?

陈明教授讲:

一般脓血都是出现在疮疡里,疮疡中医分为有外在的有内生的,外在的就是长到皮肤上,皮肤上长个疮我们可以看到。

但是还有一些疮长到内脏了,比如说长到胃里,我们叫“胃痈”,长到肝脏叫“肝痈”,西医称之为“肝脓疡',还有长到肺里,叫“肺痈”,“千金苇茎汤'就是治肺痈的。

疮疡外在的也好,内生的也好,大部分疮疡由于内热引起的。

站群论坛

中医有一句话叫'热盛肉腐”,就是热邪壅盛把肌肉腐败了,化成了脓血。

这一条说病人若用桂枝汤,其后必吐脓血,这说明了里有内热。

所以实际上这一条讲的是,内热盛的人,即使他感受了风寒之邪,也不可以使用桂枝汤来治疗。所以这里用吐脓血来代指内热盛的人,就像上一条是用“酒客”来代指湿热内盛的人一样。

这里提出了两种热的问题,内热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火热,比如《中药学》里清热药也这样分类,火热的一般是要清热泻火,湿热就要清热燥湿。

总结:

湿热内盛也好,火热内盛也好,都不可以使用桂枝汤。

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,主用于汗出恶风的太阳中风证。

提示使用桂枝汤,要把前面适应证与禁忌证结合起来,临床上就可以准确而安全地使用桂枝汤了。

也就是说,桂枝汤用于以汗出恶风为主症的营卫不和证,但还要加一句话,就是排除内热者。

湿热也好,火热也好,有内火的都不可以使用。也可以这样理解,没有内热的营卫不和证都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。

图片

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陈明教授临证经验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

Powered by 健康生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