遛着弯顺道把病看了、“走过路过”没想到挂上了专家号、逛吃打卡学知识……近日,广州、珠海、中山等地纷纷办起了“中医夜市”。有网友表示:“不是美食夜市去不起,而是中医夜市更有性价比”“年轻人在上班和上网之间,选择了上中医夜市”。
医护人员变身“摊主”,中医药化身药膳或茶饮,中医文创展示、手工制药、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,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当“草本香”融入烟火气,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?
中医夜市“卖”什么?
10月22日,在广州海珠区万科里广场中医夜市现场,各具特色的“摊位”依次摆开。中医特色疗法体验、养生茶饮制作、名医专家现场问答等项目吸引着市民前来体验。
“来夜市体验中医的人年龄分布很广,其中有2/3都是年轻人。”珠江医院中医科学术带头人、主任医师梁东辉表示,在中医手工制药、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区域,年轻人更是占据了“半壁江山”。
今年以来,全国多地也举办过中医夜市。这些中医夜市,基本都由当地各级卫健委或中医院组织、主办,现场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,人流如织。
在安徽合肥,中医夜市里除了大夫义诊外,还有二十多个摊位占满整个广场。大屏幕上还一直播放着八段锦、五禽戏的宣传片,很多市民围在广场上跟着打八段锦,强身健体。
在河南南阳,中医夜市还设有蹴鞠、投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区,夜市里还有识别药材的小课堂,很多年轻人一边喝着养生酸梅汤,一边学习了解中医知识。
在辽宁沈阳,中医夜市中的树上挂着保健养生的金句,灯火辉煌,下面坐着经验丰富的老中医,给人一种别样的就诊体验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今年27岁的小薇,在北京顺义的中医夜市首次体验到了推拿的神奇功效。“我经常伏案工作,总感觉肩颈不舒服,推拿后整个人放松多了!中医夜市既给年轻人体检、治病,又能推广中医,真不错。”
“中医夜市”何以火爆出圈?
今年2月,多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》,意见中明确提出: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,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。
各地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,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。通过夜市,中医药以更加亲民、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,中医药文化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传统符号,而是化身为鲜活的中医技艺体验,让群众看得见更摸得着,这也是中医夜市出圈的密码。
“我脸上长了很多痘痘,平时想找专家看病比较麻烦,没想到在家门口的中医夜市就解决了。”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“95后”简女士眼里,中医夜市是自己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全新窗口。
相关业内人士认为,中医夜市让中医药以不同形态出现在老百姓面前,这也契合当前我国大力推动“中医药+”的时代要求——让更多人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,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。

“中医夜市的下一站是小吃街”?
中医夜市虽然方便快捷,但是若想靠逛几次中医夜市根治身体问题,似乎不太切合实际。有网友调侃这种行为是:“熬最晚的夜,泡最贵的枸杞”“中医夜市的下一站是小吃街”。
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焦医生表示,年轻人平时忙于工作,很难有时间调理身体,中医夜市则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健康的机会。在夜市义诊中,如果发现年轻人身体确有问题,焦医生也会建议他们再到医院检查,进行后续治疗。
焦医生介绍,到夜市把脉的多数是年轻人,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因作息和饮食不规律,导致的脾胃不和及心理压力大。他建议年轻人调整作息和饮食,保持心态平和,多运动、多锻炼;可以打打八段锦、五禽戏来养生。
此外,焦医生希望年轻人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。“从中医的角度讲,超过晚上11点仍未入睡都属于熬夜,当代年轻人熬夜现象普遍,大家最好还是早点就寝。”
中医夜市在火爆出圈的同时,也给行业和监管带来了新挑战。
“中医夜市要想实现创新发展,品质内涵和文化要素缺一不可。”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、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表示,如何顺应大众对健康生活诉求的大趋势,在传统与现代的新融合中找准方向,创造更多新打法、新思路,一直是中医药发展绕不开的必答题。
“中医夜市既是一种文化,又是一种市场的行为,又有一些医疗的行为,谁来管?”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刘清泉表示,中医夜市是好事,好事要好上加好,要鼓励它,更要由相关的部门规范它。只有规范了它的行为准则,有了主管部门,才能有长足的发展。
年轻人关注自身的“加油站”
现今,不少年轻人在为了美好生活奋斗的同时,也出现了一些亚健康问题。年轻人开始逐渐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和精神需求,寻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此前,年轻人“白天上班,晚上学艺”的夜生活模式也“出圈”了。下班后,年轻人选择直接奔赴“青年夜校”学习,在忙碌之余“喘一口气”,洗去“班味”,拥抱不一样的自己,解锁生活更多的可能性。
在广州青宫夜校舞蹈班学习的小燕,从一开始的四肢不协调,到“一节课能跟着音乐连贯跳二十来秒”,她逐渐体会到了跳舞带来的酣畅淋漓,“我感到身体和心理的‘封印’被解除了,跳舞的自己真的太酷了”。
“青年养老院”也受到年轻人热捧,不同于传统的养老机构,青年养老院没有护工,没有医生,也没有养老设施。它是融合传统养老理念与现代青年生活态度的一种新鲜概念,为年轻人提供一种松弛、自由、慢节奏的生活氛围,让失意、疲惫的年轻人放松身心,得到“疗养”。
今年辞职后的方宇在宁夏银川的“青年养老院”已经入住了一段时间。刚入住时,他因为工作上的失意,情绪比较低落。“入住后,结识了很多朋友,大家分享彼此的经历,感悟和思考人生。暂时休养是为了更好地重新出发。”
从青年夜校、青年养老院到中医夜市,越来越多年轻人渴望有人分享、有人倾听、有人关心的交流状态。在奋斗之余,年轻人热衷选择慢下来关注自身的“加油站”,增长见闻的“充电站”,松弛舒缓的“栖息地”,为当下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