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
图片
在生活中,有些人平时就比较贪恋美色,再加上过度劳累,比如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时间奔波忙碌,身体就容易出问题。如果在这种情况下,还不懂得节制,在行房之事上强行鼓起勇气大战一番,那可就麻烦了。
这样做之后,可能会出现两足痿弱的情况。站着的时候,腿会不停地颤抖;走路的时候,膝盖会疼痛难忍,严重的甚至会卧床不起。但奇怪的是,这个人却还能吃得下饭,而且食物消化得很快。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单纯的食消之症,也就是消化太好了。但实际上,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,那就是肾火过盛,引动了胃火,从而导致了肾痿。
胃和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胃就像是肾的一道关卡,胃的开合是由肾来控制的。当肾火直冲胃的时候,胃的这道关卡哪里敢阻拦呢?不仅不敢阻拦,还会跟着一起起哄,帮助肾火往上烧。更何况,肾火就像是龙雷之火一样,非常猛烈。而胃中的火,本性也喜欢往上走。这两种火相互勾结,一起燃烧,会迅速消耗肾水,大有把肾水一下子烧干的趋势。
幸运的是,虽然肾火很盛,但胃火还没有特别旺。所以,胃火目前只是帮助肾火来消化食物,还不至于让人出大汗而亡阳。而且,因为这个人还能正常吃饭,食物也容易消化,所以还有水谷之气可以滋养身体的阴气。虽然这些水谷之气不能完全充满骨头,但也可以稍微滋养一下肾。所以,目前只是出现了痿症,还不至于危及生命。那么,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?正确的治疗方法是赶紧大补肾水,以压制过于旺盛的肾火。
以下方子可以做到这一点。这个方子主要是大补肾阴,完全不去泻胃中的火。这就好比一个城市里,如果粮食充足,那么士兵和马匹就会吃得饱饱的,精神饱满,哪里还敢有鼓噪之声,哪里还会兴起抢夺争斗的念头呢?
以下是两个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:
方案一:滋阴降火汤
组成及剂量:
熟地黄 20 克:滋阴补血,益精填髓,可大补肾阴,抑制肾火。
山茱萸 15 克:补益肝肾,收敛固涩,增强补肾之效。
山药 15 克:健脾益胃,补肾涩精,辅助补肾滋阴。
泽泻 10 克:利水渗湿,泄热,可防止补药过于滋腻。
牡丹皮 10 克: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,清泻虚火。
365站群知母 12 克: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,帮助降肾火胃火。
黄柏 10 克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尤其善于清下焦之火。
功效:本方具有滋阴补肾、降火清热的功效。可以有效缓解因肾火盛引动胃火导致的两足痿弱、腿颤膝痛、卧床不起但能健饭易消的症状。通过大补肾阴,平衡肾火与胃火,滋养肾脏,改善下肢痿弱状况,恢复身体正常功能。
方案二:益肾清胃饮
组成及剂量:
枸杞子 15 克: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,补肾滋阴。
女贞子 15 克:滋补肝肾,明目乌发,增强补肾作用。
墨旱莲 15 克:滋补肝肾,凉血止血,辅助滋阴。
玉竹 12 克: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,滋养阴液。
石斛 12 克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,清胃中虚火。
麦冬 12 克: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,补充体内阴液。
生地黄 15 克: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降虚火。
功效:此方能益肾滋阴、清胃降火。对于肾火引动胃火所致的肾痿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。可改善两足痿弱、站立腿颤、行走膝痛等问题,同时调节饮食消化,避免胃火过旺,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状态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两个方案仅供参考,具体用药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使用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一定要注意节制自己的欲望,不要过度贪恋美色。同时,也要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。如果不小心出现了上述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不要以为只是小问题而忽视了它,否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
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弦道》及《华康中医馆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需要着重说明的是,一旦出现类似问题,千万不可自行诊断和抓药,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。写这篇文章只是为科普相关知识,让大家了解,绝非鼓励自行用药,以免造成误导
版|权|声|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