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30
2025
03

免疫力提升 十拿九稳的补气方!高血压,竟能“补下来”,初闻奇怪,实则有理

发布日期:2025-03-30 18:00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图片

(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。文中所述方剂,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。)

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方剂学》、《中医内科学》

你好,我是中医人,文君然。

记得许多年前,我在工作中认识一个,在医院里搞宣传的干事,女的,长得高高瘦瘦。

有一回,她忽然问我,说她前段时间工作很紧张,完了以后就愈发头晕迷糊,一天到晚特别累,想找我调理。

我深知她的体型和体质,于是问,血压高不高。

她回答说,血压高。虽然不算太高,但肯定不理想。

我当时就说,你应该尝试吃一段成药,补中益气丸。

她听完以后,用惊讶的口吻说:“老师,您没开玩笑吧!我血压都高了,还让我吃补气的”?

她那瞪大双眼的表情,我在电话这一端能清晰地感受到。我告诉她,血压是西医的指标。中医从来没说,高血压患者不能补气。

她听了,似懂非懂。

来吧,我们还是看一张这方面的典型验案。看过后,咱就彻底明白了。

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,当时59岁。初诊时间,是1975年的3月份。

怎么回事呢?检查出来的主要问题,就是高血压。高压190,低压110。可能是由于这个高血压吧,她平时不敢做什么家务劳动。一旦做多了,那就眩晕迷糊,天旋地转,苦不堪言。

后来,她特意求治中医。

图片

刻诊,患者脉象虚细无力,舌淡,苔薄白。看面色,晄白无华,表情愁苦。说话声音低弱,自述平时气短乏力。

在家务劳动稍微多一点的时候,除了眩晕外,她还容易觉得身体微微发热。平时,则反复感觉到少腹部重坠,食欲不振,吃多了就腹胀纳呆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仔细询问个人史,患者说了,年轻的时候生了好几个孩子,操劳一生。身体疲倦之后容易眩晕,其实早就有了,只不过越来越重。高血压,则是近些年才发现的。

了解到这些以后,医家提笔书方一首。但见:

党参12克,白术9克,茯苓12克,黄芪24克,当归9克,陈皮9克,佛手9克,柴胡9克,砂仁6克,炙甘草6克,五味子9克。

所有这些,水煎服。

结果如何?患者服用三剂以后,惊喜地发现,自己的食量有所上升,而且血压有所下降。虽然头晕和气短现象还有,但是有所减轻。

这时候,原方不变,再投6剂。患者药后感觉大好。就这样,患者连续吃了三十多剂,吃到最后是精神饱满,每天可以进食一斤左右,而且血压恢复到正常状态。

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。它出自《临证心得选》。该书是中医临床家赵清理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的一本验案专著。

图片

来吧,我们简单解析一下这里的学问。

其实,这个患者的主要问题,就是中气虚弱。

你看,这患者,年轻的时候生育较多。生育多,意味着失血伤气较多。所以患者气虚这个事儿,从她年轻的时候,就埋下了。

患者就诊当时,脉象虚细无力,舌苔薄白,舌质淡,整个人倦怠乏力,面色晄白,这一看就是气虚的表现。中气不足,胃纳不佳,所以患者就食欲差。

中气,是人体的基石。它就好像一根柱子,支撑我们的身体。中气不足,我们头面失养,就容易眩晕。中气下陷,脏腑固摄不足,于是容易下垂,患者就觉得少腹重坠。中气,就是脾胃之气。脾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的中枢,它的虚弱,意味着气机升降郁滞。气机郁滞,就会化热,所以患者有时候觉得身体发热。

接下来,有一个重要的问题,就是患者中气不足,为什么导致高血压。这也好理解。气为血之帅。中气不足,回味着对血液的推动力不足。血没动力运行,它就到不了重要脏器那里。而重要脏器需要供血怎么办啊?身体很智能,它就加大血压。于是,患者血压就高起来了。这也就意味着,如果我们能恢复中气,恢复气对血的推动力,那么身体就无需加大血压,患者的血压就会降下来。

365站群VIP

所以呀,医家当时选择了一个方子,来进行加减,这就是补中益气汤。再来看一看吧:

党参12克,白术9克,茯苓12克,黄芪24克,当归9克,陈皮9克,佛手9克,柴胡9克,砂仁6克,炙甘草6克,五味子9克。

这个配伍,显然是补中益气汤加减。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甘草、柴胡、当归、陈皮,这就是补中益气汤,只不过去掉了升麻。

其中,党参、黄芪、白术用于健脾益气。当归补血,令气有所依。陈皮,理气行气,令补而不滞。

在这个基础上,加茯苓、佛手、砂仁、五味子。砂仁,主要是配合陈皮行气。茯苓,辅助白术等健脾。佛手,用于理气,配合柴胡升动气机。五味子,则有益气安神之效。

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。

在这里,我们应该重点看一下补中益气汤。

365站群

这个方子,我们再熟悉不过了。基本配伍是黄芪18克,炙甘草9克,人参9克,当归3克,陈皮6克,升麻6克,柴胡6克,白术9克。作用,就是补中益气,升阳举陷。

图片

它所治疗的,一个是脾胃气虚证,如饮食不振、肢体倦怠、少气懒言、面色晄白、便溏脉虚软等,再一个就是气虚下陷导致的脏器下垂,以及气虚发热。

可以这么说,上文医案里的患者,如果纯粹用中医的视角看,她就完全符合补中益气汤的方证。因为像少腹重坠、身体微热等,这都是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范畴。因此,这个患者真正的问题,就是中气不足、下陷。至于说所谓高血压,那不过是在中气不足、下陷的基础上,出现的伴随症状。

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就不会像开篇我提到的那位女患者一样了,觉得自己血压高了,就不能用补中益气丸。所谓高血压,完全可以由气虚引起。我们运用补中益气之法,完全可以改善它。从这个角度说,补中益气汤,是十拿九稳的方子,值得信赖。

好了。这个事儿,我们就聊这么多。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

Powered by 健康生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